采編熱線:0913—3362222

投稿郵箱:wnw0913@163.com

首頁 > 華山論見 > 熱帖 > 正文

市疾控中心發布七月健康信息提示

核心提示: 7月進入盛夏季節,氣溫高、濕度大,蚊蟲、蒼蠅等病媒活動活躍,病原生物繁殖旺盛,易造成腸道傳染病、蚊媒傳染病和中暑的發生,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做好預防。

7月進入盛夏季節,氣溫高、濕度大,蚊蟲、蒼蠅等病媒活動活躍,病原生物繁殖旺盛,易造成腸道傳染病、蚊媒傳染病和中暑的發生,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做好預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癥狀傳染病,高發于低年齡組兒童,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少數患兒可能引發心肌炎、腦膜炎等并發癥,其傳染性強,在托幼機構、學校等易感人群中易發生聚集病例或流行。

健康提示

1、注意個人衛生,兒童在接觸公共物品后、接觸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廁后、進食前,以及家長及看護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換尿布或處理被糞便污染的物品后,應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期對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如餐具、玩具等進行清潔消毒。

3、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性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4、接種EV71疫苗能預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急性人獸共患病??袢⊥ǔS刹~F,多見于狗、狼、貓狐及家養或野生動物咬傷,病毒隨唾液進入人體,主要以侵犯神經系統為主,被帶毒動物抓傷或舔舐黏膜后也會造成感染。

健康提示

1、科學管理寵物,飼養寵物的家庭應辦理養犬登記證,及時主動給寵物接種疫苗,同時圈養好自己的寵物,不要隨意遺棄。

2、在外出遛狗時,應使用犬鏈、嘴套、犬籠等,以便控制犬類的活動范圍和行為,避免犬傷人事件的發生。

3、不要與寵物過分接觸,不要挑逗貓、狗等動物,減少被抓傷和咬傷的機會,不要讓貓狗舔舐皮膚傷口和黏膜。

4、被貓、狗等動物咬傷后應盡快到附近的規范犬傷處置門診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疫苗,傷勢嚴重者還需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經蚊蟲叮咬傳播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多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臨床表現主要有高熱(體溫通常在39℃以上并持續不退)、頭痛、惡心和嘔吐,抽搐、驚厥和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癥狀。本病多發生于夏秋季節,與夏秋季的氣溫、濕度適宜蚊蟲滋生,乙腦的傳播蚊媒密度增加有關。

健康提示

1、搞好家庭環境衛生,蚊子喜在花瓶、魚缸、盆栽托盤中的清水繁殖,居民在家中要清除可能蓄積有蚊幼蟲孳生的各種水體,家里的花瓶和水養植物最好每三天換水一次,花盆托盤積水要及時清理干凈。

2、做好防蚊、滅蚊,家庭應安裝紗門、紗窗,必要時噴灑滅蚊藥,夜間睡覺防止蚊蟲叮咬可掛蚊帳或用電熱蚊香液、電熱滅蚊片等。

3、外出活動時應避開蚊蟲喜好的陰暗隱蔽環境,穿淺色長袖衣褲,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驅蚊劑,防止蚊蟲叮咬。盡量避免在野外露宿。

4、乙腦疫苗是預防控制乙腦的主要措施,目前國內外應用的乙腦疫苗有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均可用于8月齡以上的兒童及成人。

5、一旦出現乙腦疑似癥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也稱急性胃腸炎)是指由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等。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在夏季高發的主要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痢疾,人群普遍易感,嬰幼兒和青壯年發病率高。發病機制為病原體直接侵犯腸道黏膜而致病。其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呈現上吐下瀉的典型癥狀,有些還伴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肢體酸痛、全身中毒癥狀。健康提示

1、搞好食品衛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凈,不喝生水,不食用腐敗變質的食品。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飯要加熱后食用。夏季注意涼拌菜衛生,防止蒼蠅叮爬。

2、搞好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嬰幼兒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污染玩具而感染。

3、搞好環境衛生,管理好水源、糞便,消滅蒼蠅。

4、當發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時,要及時去就近醫療機構的腸道門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身邊有腹瀉患者或家人腹瀉時要注意飲食隔離,做好餐具的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干咳、乏力。

健康提示

1、堅持良好衛生習慣,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注意遮擋口鼻,居家和工作場所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居室日常衛生。

2、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飲食,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根據自身狀況適度運動和鍛煉,保持良好心態。

3、積極接種新冠疫苗。請符合條件而未接種、未全程接種和未加強接種的人員盡快完成接種,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盡快完成接種。

4、做好健康監測。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狀況,老人、孩子、有慢性病和孕產婦等重點人群,遠離有發熱和咳嗽癥狀的人員,有發熱等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又稱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本病多發生于夏秋季節,人群普遍易感。臨床表現為結膜水腫、充血、點片狀結膜充血,伴眼球異物感、流淚、眼痛等癥狀。本病傳染性極強,傳播方式是接觸傳染,主要通過患眼—手—物品—手—健眼,患眼—水—健眼的方式進行傳播。

健康提示

1、應注意個人衛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潔,不用臟手揉擦眼睛,勤剪指甲;毛巾、臉盆、手帕等生活用具應單獨使用。

2、患有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病人,應自覺避免進入公共場所,禁止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造成傳播。

3、眼科醫生在檢查及治療操作后必須用75%乙醇消毒雙手及用品后再接觸其他病人。使用的儀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防止醫源性傳播。

4、患者治療期間要避免光和熱的刺激,不要看書、看電視,出門時可戴太陽鏡,避免陽光、風、塵等刺激。如果在家治療后病情不見好轉,或出現明顯的全身不適癥狀,如頭痛、發熱等,即預示可能有并發癥,應立即去看眼科醫生。

高溫天氣注意預防中暑

夏季天氣溫度高,太陽光照射強烈,很容易引發中暑,尤其老年人和兒童及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高強度體育運動的人,容易發生中暑,臨床表現可輕可重。輕癥中暑可出現頭暈、胸悶、心悸、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等。一旦發展為重癥中暑,可出現大量出汗、血壓下降、暈厥、肌肉痙攣,甚至發生意識障礙、嗜睡、昏迷等。

健康提示

1、合理安排外出時間。高溫天氣里應盡量避免外出,如要在室外活動,應避免正午時段外出,盡量多在陰涼處活動或休息,避免太陽直曬。

2、備好防暑物品。外出備好防曬用具,如涂防曬霜、佩戴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寬松透氣淺色服裝等,隨身攜帶飲用水和防暑降溫藥品。

3、高溫天氣要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少喝飲料,確保體內水分、鹽分充足。

4、飲食不宜太過清淡,夏季人的活動時間較長,出汗多、消耗多,需及時補充體內營養。

5、駕車出行注意控溫,高溫時駕車出行應注意車內溫度,當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楊大君
0
本網站部分圖文信息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及時刪除。網站法律顧問:陜西圣達律師事務所主任 李剛慶
技術支持:渭南青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www.dishvrg.com 媒體支持:陜西網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聞熱線:0913-3362222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11189號-2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6號     
 

日韩无码专区2020